畿齑褫綮【 jī 】【 jī 】【chǐ】【qìng 】
释义
畿: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门限,门槛。
齑:捣碎的姜、蒜或韭菜碎末儿。
褫
綮:筋骨结合处;比喻事物的关键;古同“棨”,古代官吏出行用作符信的戟衣。
组词解释
畿辅[jī fǔ] 国都所在的地方,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
京畿[jīng jī] 国都和国都周围的地方
畿劳[jī láo] 古代一种迎宾之礼。 谓诸侯入朝,天子派人到王城郊外慰劳。
齑粉[jī fěn] 细粉;粉末;碎屑
齑音[jī yīn] 细碎的声音。
齑面[jī miàn] 菜面。 宋陆游《朝饥食齑面甚美戱作》诗。
追褫[zhuī chǐ] 追削封赠,禠夺官职。
褫衿[chǐ jīn] 剥去衣冠。 旧时生员等犯罪,必先由学官褫夺衣冠,革除功名之后,才能动刑拷问。
扑褫[pū chǐ] 犹宰割。
肯綮[kěn qìng] 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最重要的关键
洞中肯綮[dòng zhōng kěn qìng] 观察敏锐,言论能掌握问题的关键处。
深中肯綮[shēn zhōng kěn qìng] 比喻分析深刻,能击中要害,或能说到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