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如何筛选简历的?

2025-05-09 06:52:3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般而言,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工作的程序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是把收集到的有关应聘者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归类、制成标准格式;
二是将应聘者的情况与工作描述、任职资格要求进行比较,初步筛选,把全部应聘者分为:可能入选类、勉强合格类、明显不合格类;
三是对可能入选者和勉强合格者再次进行审查,进一步缩小挑选范围;
四是向通过资格审查的应聘者发出面试通知。得到面试机会的应聘者也就是顺利通过“简历筛选关”的人。
当然,各用人单位具体操作时的“筛选标准”会有所不同。
根据多位人力资源经理的观点,一份合格的求职简历应包括以下内容:
1、姓名、电话(或其他联系方式)等个人资料,应放在简历的最上面,以方便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及时取得联系。
2、毕业的学校、专业和时间。对所学课程,可列几门最主要的、有特色的专业课,一些公共课、基础课不必写。
3、注明应聘的职位和目标。求职简历上一定要注明求职的职位。而且,简历要根据所申请的职位来设计,突出申请人在这方面的优点,不能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全才,任何职位都适合。另外,不要只准备一份简历,可以根据工作性质有侧重地表现自己,如果认为一家单位有两个职位都适合自己,可以向该单位同时投两份简历。
4、接着是简历最重要的工作经历。对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这部分包括勤工助学、课外活动、义务工作、参加各种各样的团体组织、实习经历和实习单位的评价等。其中,实习工作应作为相应的工作经验来写,因为这期间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与许多工作相似,往往需要实习者自主完成多项任务。如果毕业生在校时已学过许多与所应聘工作有直接关联的知识,则有必要在技术栏目中体现出来。如果熟悉某一领域最新的趋势与技术,也应毫不谦虚地写出来,以提升自己的价值。当然,如果有其他行业的工作技巧也不要省略。另外,还要写明在社团中、在活动中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什么样的成绩。用人单位要通过求职者的这些经历考查其团队精神、组织协调能力等。
5、兴趣爱好也最好列上两三项,用人单位可就此观察求职者的工作、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