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汉书•食货志》说:“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淮南子•原道训》说:“黄帝始立城邑以居”。《史记•五帝本纪》说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世本》、《礼记》、《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说“鲧筑城”。《吴越春秋》更进一步说“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见《初学记》卷二十四,《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三引,现书无)。《博物志》则说“禹作三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者战。城郭又自禹作也”。各书说法虽不一致,并渗入一些后人的设想,但都表明了一点共同的认识: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即氏族制度日趋瓦解、奴隶制社会即将到来的前夕,壕沟城堡等类型的兵垒,已经产生。甚至认为它的修筑与否,关系着部落的存亡。《逸周书•史记解》有古西夏部落之所以被尧灭掉,就是由于西夏“城郭不修,武士无位”而造成的精辟之说,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