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对中国的贡献有哪些

他来过中国没…对中方领土问题怎么看的
2025-05-09 06:17:5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一、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双重性已经明朗,冷战后中美关系既矛盾又协调,既斗争又妥协,斗而不破的框架基本形成
  
  克林顿执政是中美建交以来中美关系最复杂多变、跌宕起伏的一个低水准时期。这一时期中,不仅中美之间每年都发生相当严重的矛盾与摩擦,而且一九九五年六月之后,由于美国政府同意李登辉访美,中美关系更下降到建交以来的最低点。与此相应,克林顿在其这一任期中没有访华,成为一九七二年以来第一个在任期中没有访问过中国的美国总统,足见中美关系所处的低水准状态。二、克林顿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明显两面手法,是导致中美关系出现重大曲折的最主要的原因
  
  中美之间围绕贸易、知识产权、核扩散等问题发生诸多矛盾与冲突,但最严重的一次是一九九五年五月克林顿批准李登辉访美,以及在台湾的所谓“总统”选举期间美国航母编队进入台湾海峡附近海域使中美关系降到建交以来最低点。三。克林顿政府基本上是按美国的经济、安全利益处理,而没有简单突出人权问题。
四.克林顿政府日益重视中国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其对华政策中的战略因素日益明显
  
  一九九二年以来,美国朝野一直在进行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争论,主要围绕每年都提出的中国的最惠国待遇问题展开。一九九五年六月以后中美关系的严重恶化,引发了近年最广泛、深入的争论。越来越多的政界、学术界重要人士,以及重要的智囊机构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美国的对华政策提出建议。这些争论的实质在于,如何认识冷战后中国及中美关系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由于中国的稳定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积极的作用,美朝野对于必须重视中国及中美关系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实际上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对于是“围堵”还是“融合”中国,是否与中国“全面接触”则仍然存在明显分歧。

回答2:

一个美国总统何来怎么能谈的上对中国的贡献呢?他做什么也是为了美利坚,为了他身后财团的利益,说贡献太大了吧。

回答3:

1998年6月25日至7月3日,克林顿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6月29日,他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并向北大图书馆捐赠了500多册英文书籍。2003年10月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邀请访华,并在清华大学就艾滋病等问题发表演讲。2005年9月,克林顿访问郑州发表演讲,希望中国越来越强大。

回答4:

他签署了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命令,他卸任后 来中国捞金 颇受某些士大夫们的欢迎